上海到四平物流公司
發布于:2012-08-27 來源:未知 點擊次數: 上海到四平物流公司,上海到四平貨運公司,上海到四平貨物整車高油價時代的眾生百態:別無選擇只能適應
2月20日,元宵節的花燈剛剛熄滅,國家發改委就上調了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93號汽油邁入“7”時代。作為2011年里首次調價,有爭論、有無奈,也有人表示在情理之中。全球背景的高油價時代已不可逆轉,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適應。
車,買得起開不起
“一張加油卡充了500元現金。按照原來6.82元/升的價格,可以買到大約73升93號汽油。而油價上漲至7.1元/升后,只能買70升,一下少了3升。變相貶值了。”省城市民王愛英2009年買了車,對于歷次油價上調,她記得很清楚。
“2009年11月10日,93號汽油從5.93元/升漲到了6.32元/升。從‘5’元時代進入‘6’元時代,2010年調了四次油價,三次上調一次下調,到今年2月20日,93號汽油就從‘6’邁到‘7’了。從‘5’到‘7’,前后也就16個月的時間。”
王愛英每個月大概用油100升,因為油價從“5”到“7”,她每個月的油費要多花大概120元錢。“油價越來越高,但車還得開。”王愛英的話透著無奈。
因為油價上漲,加油卡成了香餑餑。省城市民馬宇陽在網上發布了一條“460元轉讓500元加油卡”的消息后,接到了30多個電話和短信。
楊先生剛剛買了一輛1.6L的家用轎車。“我一直喜歡車,可是沒有錢買?,F在有錢買了車了,油價卻漲成了這樣,開不起車了。這讓我想起一首歌,‘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對策“油改氣”和小排量
為了避開油價上調帶來的沖擊,有的私家車車主選擇為愛車“動手術”,從燒油改為燒天然氣。
面包車車主于先生告訴記者,因為生意,自己天天在外跑,平均每個月光油錢就將近1800元,所以在今年元旦時將汽車改裝為燒天然氣了?,F在每月費用不到1000元,用不了多久就把改裝費省出來了。于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加一升液化氣只需3.4元,而加一升93號汽油要7.1元,我這個車百公里耗油6升,費用為42.6元;而用液化氣大約需要耗氣6升半,需22.1元。跑100公里,用液化氣比用汽油要節省20.5元。”
煙臺匯通燃氣汽車改裝廠的姜廠長介紹說,該改裝廠現有的人員一天只能改9輛車,而交錢等待改裝的人遠遠不止這個數,工人經常加班加點改裝,車主往往還要提前兩三天預約,才能排上隊。
同時,油價上漲還催化市場向節能減排的車型方向側重。
不僅汽車生產商的風向發生了轉變,銷售商表現得更明顯。就在發改委調控油價后,三菱汽車———濟南富雷4S店為“三菱翼神”打出了這樣的宣傳,“在油價高漲的時代,相信這款既節油,適合擁堵路況又不失操控樂趣的十萬出頭的高性價比車型讓你不再懼怕油價。”
不少汽車銷售商表示,雖然他們經營的品牌中有節油環保車型,但油價上漲依然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很多準車族有可能出于燃油支出的考慮而暫時擱置購車計劃,持觀望態度。”
23日,濟南的最高氣溫達到17℃,蓋家溝物流中心車水馬龍,一片忙碌。但在這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背后,卻是淡淡的隱憂。
“油價上漲對我們影響很大,我們主要跑河北,成本價以前是2000多元,油價漲之后要2300元左右。我們的貨車載重26噸,一噸現在要少賺十幾塊錢。跑的路程越遠虧得越多。”鑫順達物流經理唐相建說。
鑫九龍專線物流公司是專門跑新疆的,以前跑一趟烏魯木齊,可以賺一萬元。“現在油太貴了,也就賺六七千元,利潤縮水了三四千,生意不好做啊。”經理褚慶棟感慨。
跑中長途的利潤縮減,跑短線的日子更不好過。貨車司機毛含兵主要是跑萊蕪和新泰專線的,1個月跑二十八九趟,周六周日都不能休息。“原來一趟還能賺300多元,油價漲價后幾乎沒有利潤了。油價漲之前去一趟新泰油價花費300多元,到萊蕪是將近300元;油價漲了之后,到新泰一趟光油錢就要500元,到萊蕪要400元,還有過橋費一個來回要100多元。”
安正物流的王師傅主要跑市里。“原來跑二十公里要花七八十元,現在需要花費一百多元,一趟少賺二三十元。”
雖然利潤縮水,但采訪中大家都表示,不敢漲。“運價我們也想上漲,但是我們想漲也漲不上去啊,市場擺在那里。再說周圍這么多家物流公司,市場競爭這么激烈,誰先漲價誰就先死掉了。”幾乎眾口一詞。
對策:盡力壓縮成本
為了能在有限的利潤空間內堅持,各家物流企業在節約成本方面也想盡了辦法。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業內很多物流個體商家,由于規模和經濟實力有限,整個物流公司只有一輛車,甚至一輛車都沒有的情況較為普遍。他們從社會上雇用車輛和駕駛員,采取掛靠的方式運送貨物,在每一次貨物運輸完成后進行現金結算。這樣,就省去了買車、養車的費用。
“但是,通過量的擴張來彌補油價上漲帶來的損失,并不是應對的根本之策。”濟南現代物流協會的有關人士稱。在目前形勢下,首先要繼續抓好物流基地建設。“對經營方式粗放的物流企業來說,通過精細化管理、人員培訓來降低內部損耗,壓縮成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對大型物流企業來說,則應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提高車輛利用率,優化運輸路線,降低運輸成本。比如說,可以在大貨車上安裝GPS衛星定位系統,避免走彎路造成損失。”
該人士稱,“高油價既有壓力,也帶來了整合物流資源的動力。把零散分布、實力弱小的中小企業整合為資源共享、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大企業或企業群,并推進貨運站場建設,引導形成物流集聚區,實現基礎設施、人力資源、信息等共享和充分利用,是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但要做到這一步,僅僅靠物流行業單打獨斗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政府在規劃和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